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十三五”事业改革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甘肃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院改革发展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牢牢把握建设与发展的主题,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学院资产净值从5.3亿元增加到7.6亿元,各类实训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由1.06亿元增加到1.7亿多元;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4个工业中心、六大综合实训平台和以专业群为主体的47个面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共享型、开放性实训基地。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由10000余人增加到近14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省内文理科录取线连续高出高职最低录取线150分以上;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大学生技能和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居全省高职高专榜首。学院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持续“做优、做强、做特”石油化工等14个省级以上特色、重点专业,依托重点、特色专业,衍生拓展了工业污水处理、发电工程、安全工程等10个新专业,可招生专业和专业方向由66个增加到85个;完成了108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基本实现“双证”贯通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新增省级精品课程12门,院级精品课程93门,精品课程达到省级25门、院级138门;新增省级教学团队5个;编写完成“十二五”规划教材16门。“十二五”期间,学院共引进专任教师近100名,教授从15名增加到49名,副教授从175名增加到216名;先后从企业聘任了230名兼职教师;确认了144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认定了205名“双师型”教师。学院教师发表论文合计2031篇,核心以上刊物和三大检索论文300多篇,先后有24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及省教育厅级奖,获甘肃省第七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二、三等科技奖5项;相继建立了12个教科研团队,国家层面立项22项,省部级立项112项,2014年科研经费达到350万元,科技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项,专利授权9项。学院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培训达2万多人次;与企业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校企共建了12个研发机构,实施了20余项技术改造项目;与1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横向科研经费达1100多万元。完善了349个工作流程,制定了154个岗位工作标准,建立了320多个工作制度,提高了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十二五”期间,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管理效能和基础保障有了新突破,通过了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经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认定,学院现为全国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数第一(17个)、化工类在校学生人数第一(7000多人)、化工类录取分数线全国第一、化工类就业率全国第一的品牌高职院校。
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学院改革和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学院领导、教职工的忧患意识下降,对于学校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不够,危机感不强,对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不够,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不强,对我省产业发展支撑度不高;师资、专业(课程)、生源、办学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等多种要件还未“优化”;师资队伍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高层次人才、“双师”素质的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青年拔尖人才偏少,国家级教学名师、标志性成果有待突破;校企双方资源的共享尚未完全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期间,学院发展适逢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等重大机遇。一是政策保障。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通过调整学术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比例,搭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发展政策利好。二是战略需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了新契机,提出了新要求;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动力,明确了新任务,要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促进能源重化工产业的发展,而且能源重化工仍将是我省(百强企业中能源重化工企业占据20%左右)及西北地区的主导产业,输油输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重化工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使学院合作办学、教育交流、境外就业大有可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提出了新挑战,要提升学院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增强竞争力。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与新产业革命、脱贫攻坚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改革等对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行业前景。“十三五”时期,石化行业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创新型跨国经营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创新型人才,实现从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等战略需要大量石油化工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谋划好、发展好学院“十三五”事业,关系到学院的长远发展,是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内在要求。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围绕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以及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带一路”战略、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以及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夯实基础、巩固优势、强化特色、拓展领域、提升层次”的发展思路,坚持“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充实内涵、提升质量”的原则,做到创新与开放并举,做特与做强并进,培养与培训并行,行业与区域并重;适应经济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左右,保持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应用技术型高校一流水平,建成一所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拥有若干国内一流专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1.办学规模保持稳定。突出办学特色、以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坚持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各类培训服务并重的原则,在稳步发展全日制专科教育的同时,努力培养专业拔尖学生,与本科院校合作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十三五”期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2000名左右;大力推行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适应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向社会成员开放。
2.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快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地方及行业转型升级需要,重点建设15个左右优势特色专业,培育和新增专业3-5个,建成学院品牌专业2-5个,省级特色专业2-3个,重点支持建设3-5个优势特色专业,争取进入国家职业教育类一流专业行列,发展1-3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成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专业建设自评机制、专业信息公开机制、专业需求预警机制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3.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优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建立与中职、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对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深化MOOCs、翻转课堂、微课程的应用,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国家或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8~10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80门;加强试卷试题库建设,推进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方法改革。
4.教研科研与技术服务达到新高度。鼓励学生参加教授研究团队,设立学生研究基金。培育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项,省级重大项目3项,鼓励申报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1项,申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申报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创新园,申请国家专利数和发表论文数量不断增加。着力联合企业解决国家、行业和我省重大需求问题。
5.师资队伍建设更加优化。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拓宽教师培养渠道。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加大“双师”素质培训;选派教师参加职业院校定向培养“双师型”教师计划;积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加大名师和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打造“双师型”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探索学院与大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重点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培育创新团队;选派教师出国学习深造。
6.基础建设不断加大。积极探索合并、租赁、租借等方式和途径实现学院占地面积达到500亩以上。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不断优化;教职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实施青年教师保障性住房工程;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条件能够适应培训需求。
(三)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实施多措并举,错位发展的战略布局,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部署工作:
一是夯实基础。不断夯实学院基础能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带动学院教学改革;积极发挥学院优秀校友的作用;增强以技术服务能力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保持学院的品牌优势。
二是巩固优势。巩固学院市场资源的优势、实训资源的优势、行业优势(包括校友资源)、师资队伍的优势、培训的优势、强势专业的优势以及各类成果的优势;继续做强“两个中心”、“两个基地”。
三是强化特色。继续强化办学特色,把学院已形成的理念特色、行业特色、管理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发扬光大,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石油与化学工业类专业为主的工科优势和面向企业一线、注重诚信修养、实践能力、艰苦创业的培养特色;始终坚持把服务石油与化学工业行业发展作为专业建设的主线;在发挥好行业特色优势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拓展领域。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探索集团化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校中厂和厂中校等教学模式;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拓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化工、石化安全等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专业,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我院两个职教集团建设为载体,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深化校企合作,申报省级大学科技创新园;实施分类教学改革,修订单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对单招生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配套进行考试改革,突出技能考核;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和完善学院、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
五是提升层次。积极争取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努力给学生搭建继续学习的通道;以我省现代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参与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形成初中起点中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3+2”升本科等多种形式的贯通培养模式。尝试与省内相关本科院校专业进行联合招生,培养高职本科学生。在符合政策、具备条件时改建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举措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做中学,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加大实训、实习在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模式,尝试跟岗、分岗、轮岗等顶岗实习形式;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将专业与职业融为一体;继续推进“双证书”制度;完善“2.5+0.5、2+1、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形式;开展校企、校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到十三五末,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左右。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
2.优化专业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增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收缩撤销落后产业相关专业,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发布年度专业教学质量报告,根据专业报考率、报到率、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紧贴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建设一批骨干专业;力争建成10个左右国家级、省级优势品牌特色专业;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石化行业,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确保每年招生专业方向稳定在45个左右。
3.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职业素质类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岗位能力类课程、职业拓展类课程“四位一体”的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研究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和各类共享型课程建设。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标准建设3-4门课程,省级8-10门,院级80门;完成40门院级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任务;申报国家级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5项。
4.实施高师高徒工程,培养技能精英。继续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不断完善技能大赛培训和选拔机制,将大赛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试点10个左右专业举办院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继续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和实践教学竞赛,积极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提高教师资源建设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到十三五末,教师教学技能获省级以上奖项10项,学生技能大赛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20项。
5.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建设一批品牌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材,建设1-2门虚拟仿真校本教材,并运用课堂教学;新增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20部;每年力争教材立项建设20门左右,编著校本教材10门左右,主编出版统编教材10门左右;到十三五末,省级品牌和院级品牌专业所用教材基本形成国家、省和学院的三级精品教材体系。
6.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合理确定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标准;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到十三五末,建设中高职试点专业10个,高职本科试点专业3个,中高职衔接教材6部。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积极申报省级大学科技创新园;建设“创新学院”。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大楼,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模拟训练和创新创业实战三大功能区。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与服务团队。
2.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机构建设,积极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服务。建立学院创业教育机制和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创业教育指导队伍,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和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3.积极申报“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等计划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21工程”。
4.建立毕业生创业奖励机制。设立创新创业奖励基金和奖学金,奖励创新创业工作突出的师生团队,并增加评奖评优比例用于表彰创新创业优秀学生。
5.形成创新学院新格局。建设创新创业优质资源课程5门,创新创业网络共享课程在全院范围内有效开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服务基地引领作用,在学院精准扶贫上实现企业、学校、地方政府联动机制,在创新创业项目试点、创业成果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三)树立人才强校理念,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1.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遴选一些中青年教师作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的培养对象,给予政策支持,使其快速成长;选拔一批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组织参加各级培训、交流和出国深造。争取更多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梯队,为学院发展积蓄人才。
2.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分批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到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培训基地、大中型企业进修与深造。十三五期间,每个专业至少培养2-3名专业带头人、5-7名骨干教师、聘请5-7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数据库,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3.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出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制度,建立引进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引进一定数量满足岗位需要的博士、教授和双师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推动教改和科技创新,进而驱动学院内涵发展。
(四)服务社会需求,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
1.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为科研工作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开展方向明晰的研究工作,并以此为平台,形成优质院级科研团队,重点扶持建设3—5个有潜力、有特色、有优势、有前景且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创新团队;培养5名以上的科研领军人才。
2.全面促进科研项目和成果在层次、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促进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以前期科研工作取得的成就为基础,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力争5年内获得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8~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左右的横向科研项目,力争纵横向科研经费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20年科研经费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年均发表学术论文400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不少于100篇),专利申报不低于10项。
(五)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多途径办学
1.积极申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争取建设经费。努力建设1-2个省级协同创新与服务中心(基地)或重点实验室1个。
2.探索和实践公办高职院校理事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行业组织。
3.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共建3-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面向企业的创新需求,依托重点专业(群),校企共建2个以上研发机构;校企共建1-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增强学院技术技能积累能力。
4.依托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和大学科技园,整合学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整体资源,组建1-2支专兼结合的创新与服务团队,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联合开发新产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和实践企业化运作,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十三五期间,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40个左右,技术服务经费达到500万元。
(六)扩大继续教育领域,服务终身学习社会
1.办好专升本,探索实践专接本、专转本教育,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构建社会继续教育开放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掌握继续教育发展动态,根据学生需求,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专升本、专接本、特色自考、网络与远程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成人本科学历班;做好成人专科继续教育。
2.抓好企业员工培训,完善学院终身教育体系。在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技术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扩大继续教育的规模,为社会、社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积极为行业企业进行各类专项技能和技术培训。十三五期间,社会培训达到25000人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15000人次。
3.积极参与城镇居民终身学习中心建设、农村人口市民化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计划,服务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采用合并和征地等方式,不断加大学院占地面积。一是积极与定西市人民政府洽谈,将定西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划拨给学院,该校占地64亩,周边可拓展74亩,共计138亩。二是征用西固区金城公园二期项目以东、马耳山村以西建设新校区,征用土地面积800亩,实现学院占地面积达到1300亩以上。
2.不断改善学生的住宿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拟拆除东区吉宁公寓、启明公寓,在西区操场南侧,拟建学生公寓,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大楼A塔一部分作为学生公寓楼,使学生居住面积新增41325㎡。
3.逐步改善教职工住宿条件,实施青年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是在西区新建两栋家属楼;二是在东区新建家属楼两栋。解决学院职工现有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4.满足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的需要,新建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建筑面积12881㎡,涵盖多媒体教室、“陇原工匠”大师工作室,具有安全实训、智慧教室、智能制造等实训功能,增大学院社会培训的容纳能力。拆除办公楼,拟建学术交流中心,完善学术交流用房,建筑面积18600㎡,不断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
(八)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1.实施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强化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管理五百强。全面实现管理自动化。
2.完善学院管理制度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形成学院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化长效机制。
3.建立和完善全员覆盖、全过程贯穿、全方位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切实发挥学院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
4.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在诊改工作的基础作用,建立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健全预警和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实时、动态、共享,提升学院管理信息化水平。
6.健全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学院数据分析、院内职能部门、教学系、各专业自我诊改等年度报告制度。
(九)开拓办学视野,推进国际化交流
1.完善中外合作机制,健全国际合作交流机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知名学校、企业、教育科研机构,与学院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科研机构。
2.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与2-3家国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
3.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推动与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沿“一带一路”招收留学生1-2个班级。
4.学习研究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5.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每年3-5名。
(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1.弘扬铁人精神,增强师生凝聚力。开展主题鲜明的研讨活动;建设铁人文化资料库,丰富铁人文化内涵;弘扬铁人文化,促进铁人文化向课堂、宿舍、活动、社团延伸。强化师生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2.引进企业先进文化。在校园内营造企业化、职场化氛围,培养学生即员工、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的理念,传播和实践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文化,促进师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职业素养要求,为其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做好铺垫。
3.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设备,面向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4.构建以“实·化”为核心的学院文化体系。积极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新版《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赋》,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深刻理解、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核心理念,并规范地进行使用校徽、校名、校歌、校旗等学院标志,形成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氛围。
5.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打造竞赛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丰富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内涵,打造文化沙龙、读书节、单招新生“123·百千万”百日素质自我提升启航行动等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水平;每年培育10支学生“双创”种子团队,支持20项学生“双创”项目,力争产生20个以上的高质量学生“双创”活动成果。每年组建10支以上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形成至少30项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6.加强校园景观建设,规划和修建承载文化信息的人文艺术景观,组织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四、保障措施
(一)依法治校工程。坚持依法治校,按《章程》和制度办事。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委在学院重大决策中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坚持“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原则,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监督和调整规划的执行,为规划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二)党建思政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学院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加强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坚持预防为先,制度制衡,阳光运行,营造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党外知识分子的领导和支持,团结一切力量,和衷共济,携手并进。
(三)办学经费保障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强化培训、探索教育基金会、强化应用科研,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增加办学收入;改革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监管,依法理财,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四)体制机制创新工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决策水平;落实基层学术组织自治权;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评估的科学化水平;完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五)外部条件优化工程。积极主动地寻求各级党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加强与行业协会组织的交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为规划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